夏季疾病预防知识

发布时间:2015-05-07

炎热的夏季开始了,气温明显升高。这一季节,气候以晴热少雨为主,极易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食物中毒等,大家应该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感染性腹泻

夏季肠道传染病以感染性腹泻多见。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病。

临床主要以腹痛、腹泻为主,腹泻次数每日10次以内多见,重者可达十几次;大便呈稀便、水样便、洗肉水样便、粘液便,严重者可出现血样便;病人同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季多发,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月份。

人群普遍易感。食物是感染性腹泻主要传播途径,不良饮水、饮食习惯和不良的个人卫生会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预防措施:

居民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食用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生、半生水产品和不洁、腐败食品。

饭店等餐饮业要做好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食具污染。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潜伏期可发病。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流行季节7月至9月多发,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发病高峰季节。

预防措施:

夏季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中暑

中暑是因高温、高湿引起的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导致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人还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多饮水;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等。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进食被污染食物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夏季极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食物中毒常群体性发生。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不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品。

狂犬病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症,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狼、狐狸等。人被带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引起发病。

预防措施:

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对家养犬进行免疫,消灭流浪犬,对可疑病犬和病猫进行捕杀。

夏天人们穿着单薄,易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因此要远离犬、猫等动物。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要到医疗机构正确处置伤口,及时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