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女院大讲堂”,作为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践行学院党委提出的“三学三提”学习理念的重要平台,将定期邀请理论专家、行家里手、道德模范等进校传经送宝,引导广大教工学时政,提升政治素养;学业务、提升专业素养;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旨在为学院发展融智、为教师发展赋能、为教师成长助力。
河北最美退役军人、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王进才为师生讲授“大思政”课。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6日下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女院大讲堂”第三讲暨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邀请“中国好人”、边境作战一等功获得者、河北最美退役军人、“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王进才为广大师生讲授了一堂“思政+红色”的沉浸式“大思政”课。学院党委书记麻士琦为王进才颁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客座教授聘书,并与学院退役军人教工共同合影留念。活动由学院纪委书记常颖主持。
王进才以“爱国三问”为切入点,围绕“什么是爱国、为何爱国、如何爱国”,生动讲述了钱学森、黄旭华、黄令仪等爱国科学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用毕生心血铸就国之重器的感人事迹;作为参战戍边的亲历者从第一视角,用真实的故事、翔实的史料、感人的细节,讲述峥嵘岁月中战争的残酷以及革命前辈们的勇敢顽强和坚韧意志;并讲述了转业后见义勇为、勇于助人的先进事迹。
王进才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传递出对祖国的赤诚与对英雄的敬仰,使现场师生深刻体会到“爱国”二字的千钧重量,引导广大师生在历史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做到“比理想信念、比责任、比艰苦、比奉献”,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长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授课设置了分会场,采取“线下课堂+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
师生感悟
现代服务系教师高亚平:聆听王进才同志的报告,我内心深受震撼。他在作战中不惧生死、勇立一等功,和平年代又以行动获评“中国好人”,这份从战场到日常的坚守,是责任与担当的生动诠释。对照自身工作,我明白无需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像他一样,把每一项任务当作 “攻坚战场”,以较真态度啃下工作难题,用责任守护岗位初心。今后我会以他为榜样,将英雄精神融入日常,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基础教学部教师耿国丽:王进才同志的事迹,让我深受震撼。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转业后的古道热肠,他用生命两次跨越生死,诠释了“中国好人”的千钧分量。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在思忖:除却传授知识技能,我们更应赋予青年何等精神底色?王进才同志便是一面炽热的旗帜。他的选择告诉我们,崇高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植根于对家国、对同胞最深沉的爱与责任。我将把这份感动带入课堂,让英雄的气节成为润泽青年心田的雨露。引导学生不仅成为技艺精湛的工匠,更要成为心怀家国、勇担使命的时代脊梁。这或许便是教育最本真的光辉。
护理系教师齐辉:河北籍战斗英雄王进才同志的报告,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那段峥嵘岁月认知的大门,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枪林弹雨的老山战场上,他面对敌人猛烈的火力,没有丝毫的畏惧,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王进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传承和学习。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与他人合作,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共同目标。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女院奉献自身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
财务处教师孙雅洁:聆听了英雄老兵王进才同志的事迹报告,我深受教育和触动。这位曾经在中越边境坚守国土、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以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深沉情感、对初心的始终坚守,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令我肃然起敬,久久难以忘怀。英雄在战场上以生命守护信仰,而我在平凡的财务岗位上,以严谨守护责任。“岗位就是战位”——我的战场,是数字、是票据、是学院运转中的每一笔支出。票据账目间的细致核对,服务师生时的耐心解答,正是我对“爱岗敬业”最质朴的践行。今后,我将以英雄老兵为榜样,将“零差错、零延误”作为工作标准,严把财务关,确保每一笔资金支出清晰、合规、高效。始终秉持服务至上的初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新时代财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艺术设计系教师蔡淼:聆听王进才英雄事迹讲座,我深受触动。他在边境作战中,无畏枪林弹雨,以顽强意志坚守,孤身摧毁多个碉堡,毙敌数名,荣立一等功,彰显保家卫国的铁血担当。转业后,他初心不改,多次见义勇为,危急时刻毫不犹豫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工作,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将这种爱国、奉献、担当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
学生处教师范月:英雄王进才年轻时作为一名军人,服从指挥,舍生忘死,为祖国寸土必争;退伍后,遇急难,救死扶伤。身为高校青年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激励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责任,敢担当,勇奉献,传精神;更应该在任何一个被需要的瞬间,去用尽全力、毫无保留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师表,启智润心,助力女院和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学前教育系教师李明坤:王进才英雄讲述了他与战友们在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英勇事迹,“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震撼。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猫耳洞里坚守,以鲜血和生命守护祖国领土,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报告全程,我数次热泪盈眶,身边同事们动容的神情也让我深知,传播英雄事迹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未来我会把这些英雄故事讲给学生、家人和朋友听,争做红色故事的传递者,让更多人铭记英雄、学习英雄,让英雄精神深深扎根在身边每个人心中。
经济管理系教师戴冬情:聆听王进才老英雄的演讲,我深受触动。战场上的英雄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英勇牺牲与经历过的艰苦岁月让我震撼。老英雄传承战友希望,助人于危难的事迹,更让我看到精神的延续。作为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将英雄精神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以英雄为榜样,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未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大学生新媒体中心学生张垲博婷:王进才老师的人生,是一部“军人本色永不褪色”的生动教科书。从军营里冲锋陷阵、立一等功的战斗英雄,到转业后15年如一日见义勇为的“守护者”,他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二字的千钧重量。学习王进才老师的这种英雄精神,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磨砺自己,争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艺术设计系学生邵子桢:“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句话朴实且语重千钧。作为和平年代的青年,在学习中精进,在岗位上坚守,在社会中奉献,便是我们这代人对英雄最好的致敬。王进才同志胸前的勋章仍在脑海中闪耀,如同一粒红色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向王老师学习,向英雄学习,继续发扬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现代服务系学生汲洪欣:王进才老师的事迹如同厚重的教材,每一页都写满了忠诚与坚守。他无畏枪林弹雨,坚守阵地、冲锋在前,其“舍生取义”精神闪耀时代光芒,让我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于平凡生活中助人为乐、默默付出,以点滴善举诠释“中国好人”内涵,让我懂得英雄就在身边。作为新时代青年,虽无需直面战场,但要学习他的勇气与担当,在学业、生活与事业中深耕,将英雄精神化为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荣光。
经济管理系学生贾婧:最美退役军人王进才老师用生命诠释了“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死”的老山精神。当他说起牺牲战友的家书,看到短视频《妈妈的吻》等,我眼眶湿润了。我深刻意识到,和平的代价是无数鲜活生命的奉献。这堂讲座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让我明白,真正的爱国,是铭记历史,更是传承精神。
大学生新媒体中心学生董天乐:王进才老师的人生轨迹,每一笔都写满忠诚,每一页都饱含担当。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与无畏的勇气,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用热血与汗水践行着军人的使命。学习英雄精神,更加激励我感党恩、跟党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都勇敢去面对。
学前教育系学生刘航奇:王进才老师话语如明灯般照亮思绪,从对理想的解读到对责任的诠释,从面对困境的态度到实现自我的路径,每一段感悟都沉淀为心底的力量,让我们在聆听中收获了直面未来的勇气与方向。作为女院学子,我们将带着这份从讲座中汲取的力量,在未来的求学与生活中,坚守初心、接纳自我、携手同行,以更从容、更坚定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护理系学生刘恩琪:聆听英雄报告令我心潮澎湃,当王进才老英雄布满皱纹的手轻抚军功章,讲述在云南国境线上英勇作战场景,我触摸到了历史滚烫的脉搏。让我明白了安心学习、报效祖国,正是对英雄先烈最好的告慰。王进才老英雄的报告让我深刻意识到,新时代青年不必再爬雪山过草地,但更需以知识为矛、以理想为盾,刻苦学习、增长才干。